2003年12月30日,香港殡仪馆前,花圈如山,人潮汹涌,大家都在纷纷前来,送别那位年仅40岁、风华绝代却早逝的巨星——梅艳芳。她被亲切地称作“香港的女儿”,一生慷慨大方,朋友遍天下,人人都爱她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梅艳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坚决要求守在病房门外的保镖:“我死都不会见那两个人!”
这两人,分别是她曾经深深爱过的恋人,还有曾经亲如姐妹的闺蜜。为什么,在临终前,她会如此决绝呢?
梅艳芳的童年并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样风光。父亲早逝,母亲偏爱男孩,家里还有一个懒散、挥霍无度的哥哥。4岁时,她便不得不和姐姐梅爱芳一同登台卖唱,支撑起家里的经济。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玩耍,她却早早开始了挣钱的路。
展开剩余84%在困苦的日子里,梅爱芳是她唯一的依靠,姐妹俩在艰难中彼此取暖。然而,成名后,母亲和哥哥却将她当成了“提款机”,不停地索取。梅艳芳曾伤感地说过:“母亲只关心钱,不在乎我死活。”
1982年,19岁的梅艳芳在TVB新秀歌唱大赛上凭借一首《风的季节》震撼全场。她那独特的低沉嗓音与超越年龄的台风让她一举夺冠,签约华星唱片,正式踏上了歌坛的巅峰。三年后,梅艳芳在红馆连开15场个唱,成为香港乐坛名副其实的“大姐大”。
但事业如日中天时,命运却接连给了她沉重的打击。2000年,梅艳芳最亲的姐姐梅爱芳因宫颈癌去世,这对她是巨大的冲击,姐妹之间深厚的感情让这份失落成了她心头永远的伤。
1994年,梅艳芳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年轻武打演员赵文卓。两人因共同的武术爱好而迅速成为朋友,梅艳芳甚至邀请赵文卓做她的私人武术教练。在朝夕相处中,情愫渐生。尽管梅艳芳年长10岁,但这段感情依然热烈而轰轰烈烈。
梅艳芳曾对好友说:“如果能重来,我一定会是赵太太。”她对这段感情充满了期待,甚至在谈婚论嫁的阶段。但外界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。香港的小报将赵文卓描绘成“软饭男”,并制作恶搞证书攻击他。梅艳芳坚定地站在男友身边,力挺他不在乎流言。
然而,赵文卓年纪轻轻,无法承受外界的恶评和羞辱。面对这段被舆论扭曲的关系,他选择了离开,并未和梅艳芳有任何告别。这个突然的离开,让梅艳芳深感打击,这成了她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痛。
自此,梅艳芳与赵文卓形同陌路,再也没有任何交集。
然而,命运并未善待梅艳芳。2001年,她与多年的好友吴君如一同拍摄电影。在一次开玩笑的时刻,梅艳芳当众拉低了吴君如的背心,令其“春光乍现”。这一事件虽然当时被笑料化,但似乎为两人的关系埋下了裂痕。
之后,两人一起出演了电影《爱君如梦》,原定为“双女主”,梅艳芳和吴君如的戏份几乎相等。然而,当电影拍完后,梅艳芳震惊地发现,自己的大量戏份被删减,整部电影几乎成了吴君如的独角戏。而本该由她演唱的主题曲也被交给了吴君如。
梅艳芳逐渐确信,吴君如背后在运作,抢走了她的戏份与演唱机会。这让梅艳芳感到极度失望,认为自己被最亲密的朋友背叛了。在电影的宣传期,她仅仅出席了首映礼,之后的庆功宴等活动一概缺席。曾经无话不谈的闺蜜,从此关系破裂,逐渐疏远。
然而,命运依旧没有放过梅艳芳。2003年9月,她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,这也是夺走她姐姐生命的同一病魔。当她得知消息时,异常平静,甚至对挚友张国荣说:“生命这么短,我不想再浪费在仇恨上。”
这番话似乎表明她准备放下过往的一切恩怨。然而,当她的生命进入倒计时,弥留之际,她却再次坚决地说:“记住,我死都不会见他们两个人。”
2003年12月30日,梅艳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她的一生,璀璨如星,却充满了坎坷与曲折。童年缺失的爱让她一生渴望温暖与依靠,姐姐的离世带走了她最深的亲情寄托,与赵文卓未竟的恋情成了终生遗憾,而与吴君如友情的破裂则是信任崩塌的痛苦。
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她选择紧紧封闭这两道最深的伤口,用尽最后的力气守护着自己内心的尊严与平静。这是关于爱与痛,也是关于这个传奇女子最后的倔强。
发布于:山东省华星配资,配资股公司官网,理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