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,江西兴国县的烈士陵园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。她那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上,泪珠缓缓滑落,显得格外沉重。随着老妇人缓缓行进,众人一同来到一块刻着“赖来发烈士之墓”的墓碑前。老妇人深情地说,这里安息着她抗战时期的丈夫。站在墓碑前,她的内心沉痛万分,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突然,她的目光扫向旁边另一座墓碑,看到上面赫然刻着自己的名字,惊讶地指着说:“这竟然是我!”在这座墓碑的背后,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?
1935年,武汉汉口郊外的山间,一位樵夫正准备上山砍柴。远远望见山坡下,一个女子正挣扎着想要挣脱束缚她的绳索。她身形瘦弱,周围空无他人,樵夫猜测这可能是一名被土匪掳走,冒死逃脱的姑娘。出于同情,他上前帮忙解开了绳子。女子获释后,急切地问樵夫:“老人家,你见到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伴了吗?”樵夫摇头道:“我刚上山,只见你一人,但你告诉我名字,我可以帮你寻找。”女子察觉樵夫无害,便吐露了自己的经历。
展开剩余87%她叫刘法玉,1913年生于江西兴国澄江村。彼时战火纷飞,百姓生活困苦不堪,一个新生儿对家庭是沉重负担。刘法玉是个女孩,父母失望地给她取名“小名沙秀子”,因为女孩身体孱弱,不能帮忙干农活。7岁那年,为换取聘礼,她被送至邻村赖家做童养媳,这是那个年代许多妇女命运的缩影。
年复一年,刘法玉饱受寄人篱下的痛苦,但她从未放弃抗争命运的决心。19岁那年,她与比自己年长一岁的赖来发结为夫妻,正式成为赖家儿媳。1930年,江西被红色革命的热潮笼罩,刘法玉家乡的妇女们也受到影响,特别是在《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》通过后,农村妇女纷纷树立起独立意识。
早已厌倦压迫的刘法玉加入了农会,模仿革命妇女剪去长发,象征新的开始。家人对此表示支持,婆婆拍着膝盖称赞:“如今世道变了,妇女也能当家作主,好极了!”有了家人的鼓励,刘法玉带动丈夫赖来发投身红军,她被任命为红三军团五师的洗衣班班长。她不在意职位高低,只埋头苦干,勤奋精神很快被上级发现,升任卫生队员,负责处理战士伤口。
在卫生队,她学习了大量护理知识,还跟随中医掌握了草药疗法。凭借优异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护理技术,刘法玉晋升为卫生班班长。看着在自己照料下恢复健康的战士,她深刻体会到生命的珍贵。只要革命成功,无论多苦多累都值得。
三年后,刘法玉调入福建医院。当时红军物资极度匮乏,国民党封锁严密,缺乏药品成为最大难题。想到童年挖野菜喂牲畜时对山中草药的熟悉,她决定冒险上山采集药材。尽管土匪横行,刘法玉一去就是数天,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战友尊敬。她心中有坚定信念:终有一天,中国必将迎来解放。
1933年,刘法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。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中央决定战略转移,刘法玉与战友苏莲、钟三秀一同加入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兵团卫生队,踏上漫长的长征路。
1933年,刘法玉跟随彭德怀部队转移,她未受过正规教育,虽不理解战略转移的具体含义,但深信跟党走一定是对的。一路上,她历经艰辛,却从未诉苦,战友们称赞她是个能吃苦的女战士,她只是微笑以对。
刚出井冈山,红军便遭遇敌人层层封锁,试图将红军一举歼灭。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与敌人激烈交战,一次次冲破封锁线。敌众我寡,伤员众多,刘法玉和医护人员彻夜守护,细心包扎。她全神贯注,生怕任何一个生命从指间溜走。
一天,刘法玉像往常一样为伤员包扎时,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,是她的丈夫赖来发。她激动回头,终于找到了他的身影,喊了一声:“来发!”两人相视泪流满面,紧紧拥抱。自参加革命后,他们一直失去联系,多次寻找却杳无音信。重逢虽短,两人心中话语难以诉说,只能用泪水表达情感。可战场无情,刘法玉还要救治伤员,赖来发也必须回归前线。临别时,她嘱咐:“保重!”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开。
在彭德怀率军突破三道封锁线后,战士们却难以放松,前方凶险重重,背后敌军紧追不舍,大家疲惫不堪。刘法玉累得一闭眼就能睡着,但她依然紧绷神经,知道自己不能倒下。体力渐渐不支,她扶着一名伤员艰难前行。此时,一位红军战士用湖南口音鼓励她:“同志,坚持住!敌人越疯狂,我们越要斗争。”这话令她重拾信心。另一小战士牵着马说:“彭司令,上马休息吧!”这是刘法玉第一次亲眼见到彭德怀,终生难忘。
自从与丈夫重逢后,刘法玉始终坚信会有第二次团聚。但命运残酷,赖来发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。1934年11月,红三军团湘江血战后进入贵州。某日下午,部队遭敌偷袭,枪声炸响山谷,飞禽走兽惊恐逃窜。红十四团团长李天佑率部夺占高地反击。
刘法玉冒险穿梭战场,将被炸伤的战士背至安全地带,救护人员立刻展开救治。激烈战斗过后,尸体遍地,红军虽击退敌军,但伤亡惨重,卫生队更忙碌。在哀嚎声中,战友苏莲告诉她坏消息:“我刚看到赖来发同志了。”但赖来发已英勇牺牲,胸口两处弹孔,鲜血干涸。刘法玉泪如雨下,却仅匆匆一句:“这里还有战士需要我,我得回去。”
战争让这个柔弱女子变得坚强,如同历经风雨的中国。
1935年夏,刘法玉随队来到四川冕宁。医疗物资匮乏,许多伤口感染腐烂。为采购药物,她承担起冒险任务,携钟三秀前往武汉联系旧识曹医生。任务艰险,敌人严密监控,一旦暴露身份便难逃厄运。她们换上平民服装,混入城市,借助乞讨难民换取旧衣服蒙混过关。
她们顺利与曹医生会合,得到药方和药物,并计划秘密带回部队。途中遭警察拦截,曹医生拔枪反击,掀起激烈混战。刘法玉和钟三秀试图逃脱,却被捕。曹医生不幸身亡,刘法玉忍痛逃脱失败,陷入敌人严刑拷打。
在监狱中,她们坚强不屈,严刑逼供未透露任何线索。敌人甚至用酷刑折磨刘法玉,将她的小拇指砸碎,她痛得昏厥又被冷水唤醒。经历六个月残酷折磨,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坚韧。一天,她们被押上车准备转移,途中游击队突袭,警察逃散,车失控撞树,刘法玉被甩下山坡昏迷。
醒来时,发现自己孤身一人,手脚被绳索紧缚。正巧一名樵夫路过,救她解开绳索。樵夫无儿无女,靠砍柴卖钱维生,善良地收留她三四天。尽管多方打听,她未找到钟三秀,心中断定战友已牺牲。
刘法玉告别樵夫,开始乞讨流浪,边走边寻找部队踪迹。千辛万苦后回到四川冕宁,却得知红军早已离开,她无依无靠如流浪孤儿。她未放弃,继续边乞讨边探寻,直到1943年在湖北老河口染伤寒,生命垂危时被一位毛巾厂厂主救助。
恢复健康后,厂主收留她做工,生活渐渐稳定。1945年,她在集市上偶遇说家乡有共产党部队的木匠张金玉,兴奋追问详情。虽赶到村庄时部队已离开,刘法玉却住进了张家,几年后与木匠结婚,育有三子女,子女孝顺。
新中国成立后,刘法玉多次向政府申诉身份,却因种种原因难以证明红军身份。1986年,机缘巧合下,她发现丈夫赖来发安葬于江西兴国烈士陵园,感动万分。在子女陪同下前往扫墓,意外发现自己的名字也刻在旁边的墓碑上,惊讶不已。她终于明白,组织并未遗忘她,只因失联误以为她牺牲。后来,她的革命事迹被认可,政府恢复了她的红军身份,给予应有的革命军人待遇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星配资,配资股公司官网,理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