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2025年上半年,泰国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暴跌了34.13%,创造了近年来的最低纪录。更让人瞠目的是,中国游客数量首次被马来西亚反超。作为曾经中国游客最热衷的目的地之一,泰国旅游业为何突然陷入“寒冬”?是疫情余波未散,还是另有隐情?今天,我们就来剥一剥这颗“洋葱”,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。
“罪魁祸首”之一,是泰国近年来备受争议的《综合娱乐场所法》。这项法案本来是泰国现任总理佩通坦想用来提振经济的“王牌”,她坚信“开赌场”能摆脱旅游业的低迷。2025年2月她访华时,中方三次明确建议:“千万别碰这条红线。”但佩通坦不听,执意推动法案进入国会审议。然而还没等到真正施行,中国游客就“用脚投票”了。
更扎心的是,佩通坦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中国游客不敢来,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。”她的坦白,一方面显示政府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,但另一方面却引发更大争议:到底是“赌场合法化”给游客带来了心理阴影,还是泰国的治安本来就让人心有余悸?或者,这两者根本就是一体的?
让我们回顾一下,这场风波是如何发酵的。2025年1月,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拐卖至缅甸的电信诈骗园区,并遭受暴力威胁。这一事件不但刷爆了中国社交媒体,还成为春节期间游客取消泰国行程的导火索。“安全”两个字,像一根刺扎进了游客的心里。
一些明星也选择“用行动说话”。陈奕迅和赵本山先后取消了原计划在泰国举行的演唱会,理由是“观众的安全高于一切”。这些举动无疑加重了中国游客对泰国旅行的担忧。更别提泰国本地舆论也趁机“补刀”,泰国旅行社协会甚至预测:“今年春节期间,中国游客赴泰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。”
但问题真的只有“安全”这么简单吗?佩通坦的“赌场合法化”政策也在暗中推波助澜。赌博业容易滋生诈骗、洗钱、黑势力,而泰国的治安能力本来就不算强。游客的心理是很简单的:一听到“泰国要开赌场”,就会联想到诈骗横行的柬埔寨和缅甸。尽管佩通坦多次强调,赌场只会占综合体的10%,但听众显然不买账。
看似风波平息,其实暗流涌动。2025年中旬,泰国国会终于顶不住压力,以253票赞成、65票反对的结果撤回了《综合娱乐场所法》。这本应是一场“危机公关”的大胜利,但事实证明,政策的撤回并不意味着游客信任的立即恢复。
更糟糕的是,泰国国内出现了激烈的政治争论。佩通坦试图将责任甩锅给前内政部长阿努廷,暗示“安全问题是内政部的锅”。而阿努廷则直言:“赌场才是问题的根源。”两人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,不但没有给游客吃下定心丸,反而让外界看到泰国政府在处理关键问题时的内耗和低效。
泰国旅游业的损失已经开始显现。泰国机场集团的股价暴跌了54.2%,旅游业收入同比下降2%。民调数据也不乐观:仅有12%的泰国民众认为撤回法案能够挽回游客的信任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周边国家已经开始“补刀”。比如新加坡就在社交媒体上“阴阳怪气”地宣传自家旅游业安全无虞,暗戳戳地挖泰国的墙角。
佩通坦的父亲、前总理他信也出面救场。他提出,用AI监控系统打造“智慧城市”,通过技术手段监管地下经济。这样的“高科技”提议却显得不接地气,许多民众对此表示怀疑:连街头的小偷都管不好,搞AI监控能有用?
就在大家以为风波逐渐平息时,一份数据让局面再次掀起波澜。中国游客的减少并不是暂时的,而是持续性的。2025年全年,中国游客赴泰总人数只有不到500万人次,而这一数字是2019年峰值的不到一半。马来西亚不仅抢走了泰国第一大客源国的宝座,甚至把“安全旅游”的广告打到了中国的社交媒体上。
佩通坦的“赌场合法化”政策也被爆出更多内幕。有消息称,这项法案早在提交国会之前,就受到了包括旅游行业在内多方的反对。但政府一意孤行,甚至试图用“赌场能带动经济”的说辞来平息舆论。显然,这种逻辑不仅不被中国游客接受,连泰国本地的民众也颇有怨言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一些曾经热衷于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“避坑”经验。有人吐槽自己在泰国的行李被偷却无处投诉,还有人提到在商店遭遇强制消费。这些“血泪教训”被广泛转发,让更多潜在游客望而却步。
虽然法案撤回了,但泰国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。游客对安全性的担忧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。尽管泰国政府试图通过加强治安措施来挽回信任,但一系列新的意外事件却让这一努力变得非常脆弱。
就在法案撤回后不久,有中国游客爆料自己在泰国的出租车上遭遇司机索要高额小费。而另一起案件则更加骇人听闻: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泰国街头遭遇抢劫,警方迟迟无法破案。这些零星的负面新闻像蚂蚁搬家一样,一点点侵蚀着泰国的国际形象。
泰国社会内部的分歧也在加剧。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向中国游客示好,比如推出新的签证优惠政策;而另一部分人则持反对态度,认为“舍弃赌场”会让经济失去一个重要引擎。双方争执不下,让政府的应对更加迟缓。
更大的危机在于,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。除了马来西亚,新加坡、越南等地也在加紧吸引中国游客。新加坡甚至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投放广告,一面宣传“安全、文明”,一面暗讽泰国的乱象。这让泰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滑坡。
坦白说,泰国旅游业的困境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。安全隐患、政策失误、政府内耗,这些问题不是撤回一个法案就能解决的。佩通坦的那句“问题主要在我们自己身上”,虽然听起来诚恳,但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自我辩解。
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泰国试图用“赌场”来拯救旅游业的逻辑,本身就是南辕北辙。游客来泰国,不是为了冒险,而是为了放松。当“安全”变成一种奢侈品,再美的沙滩、再豪华的赌场也挽不回人心。
中国游客减少,泰国政府困境重重。那么:是中国游客太“挑剔”,还是泰国政府真的“自作自受”?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讨论!
华星配资,配资股公司官网,理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