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27日报道,在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称,巴勒斯坦民众在美国和以色列的加沙援助点分发的面粉袋内,发现了阿片类药物羟考酮。
而且该办公室在声明中称,“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记录了四份证词,他们在面粉袋里发现了这些药片”,并且“部分麻醉物质可能被故意研磨或溶解在面粉里,构成对公共健康的直接危害。”
面对这样的行为,在7月1日,165个国际慈善组织和人道主义组织联合发声,要求解散那个被美以两国精心包装的"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",毕竟美以所谓的援助机制,根本就是一个“死亡陷阱”。
人道假面下的“死亡陷阱”展开剩余83%当全球目光聚焦中东冲突时,一个名为“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”(GHF)的机构在5月26日悄然启动。
它是由美国和以色列联手打造,名义上为缓解加沙饥荒,实则完全绕开联合国主导的国际援助体系。
而且美国国务院在6月26日(面粉藏毒指控曝光的前一天),还批准向该组织追加3000万美元资金,而且其物资车队由以色列装甲部队全程“护送”。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·图尔克早在6月3日就发出警报,那就是GHF运营的援助点已成为“系统性屠杀现场”。
仅6月24日两天内,加沙中部和南部GHF分发点附近就有至少46名等待领粮的平民死于以军炮火,根据目击者的描述,饥饿人群尚未触及面粉袋,机枪扫射就已开始。
而且以色列《国土报》6月27日,就曝光以军指挥官命令士兵向不构成威胁的平民开枪,只为驱散聚集人群。
尽管以军矢口否认,但匿名士兵的证言撕破了伪装,根据联合国统计显示,自5月下旬GHF运作以来,超过500名平民在物资分发点附近丧生,数千人受伤,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巴勒斯坦人倒在领粮路上。
不过让饥饿的加沙主妇们万万没想到,即便是躲过枪口将面粉带回家,但是仍然没能逃离危险,毕竟羟考酮这种在医疗管制中堪比吗啡的强效阿片类药物,也被混入面粉之中。
而且部分药片被故意碾磨成粉,与小麦粉充分混合,肉眼根本无法分辨,就连加沙医生哈利勒·马赞·阿布·纳达在社交平台控诉:“这不是意外污染,而是精密设计的社会瓦解计划”。
特别是根据医学专家分析指出,羟考酮对儿童尤其致命,稍有不慎便引发呼吸衰竭,而对长期处于饥饿与创伤中的加沙人,一旦误食将迅速导致生理依赖,最终在药物控制下沦为“行尸走肉”。
更为阴险的是毒品武器的双重绞杀,根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在声明中直指核心:“这是种族灭绝的延续,毕竟他们用毒品完成子弹未竟之事。”
毕竟当以军封锁导致加沙90%地区陷入饥荒时,GHF的面粉成为唯一选择,而混入其中的成瘾性药物,则从内部蛀食巴勒斯坦社会的根基。
国际社会的反抗当面粉藏毒事件曝光后,以色列与美国也是保持高度沉默,而这种沉默与两国对GHF的高调支持形成刺眼对比,也坐实了国际社会的质疑,毕竟人道援助已异化为系统性种族清洗的工具。
不过面对日益猖獗的暴行,全球人道主义力量也终于掀起反击浪潮,在2025年7月1日,超过165个国际慈善组织和人道主义组织发表联合声明,要求立即解散GHF。
这份由乐施会、救助儿童会等权威机构签署的文件痛陈:“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面临两难选择:要么挨饿,要么在冒险拼命为家人找食物时挨枪子。”
而且这些组织一针见血地揭露了GHF的本质:它打着援助旗号制造混乱和暴力,实际服务于以色列军事目标,严重违背人道主义原则,甚至联合国机构也早已拒绝与其合作,直言该机制是“军事占领的变种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以色列国防军终于在6月30日做出迟来的回应,承认巴勒斯坦平民在GHF物资分发点受到伤害,轻描淡写地声称已“吸取教训”,但对面粉藏毒的指控,美以双方仍以“不予置评”规避责任。
而中国代表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也是直指问题核心:以色列必须立即解除封锁,全面恢复联合国主导的援助通道,而非继续用“假慈善”掩盖真屠杀。
最为主要还是,中方还强调根本出路在于落实“两国方案”,承认巴勒斯坦的生存权,否则悲剧只会无限循环。
毕竟截至7月初,根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显示,自3月18日以来以色列袭击已造成至少6008人死亡、20591人受伤。
发布于:山东省华星配资,配资股公司官网,理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